近日,華強方特于鄭州方特旅游度假區為公司旗下以宋代千古名畫《千里江山圖》為背景制作的飛翔球幕影院項目《飛越千里江山》舉辦了啟動儀式暨品鑒會活動。自11日起,在國內11個方特主題樂園,游客可通過方特獨創的“飛行觀畫 ”模式,在直徑 22 米的巨幅球形銀幕前,領略《千里江山圖》的傳世風采,感受青綠山水巔峰之作的美妙意境與磅礴氣勢。
華強方特高級副總裁、《飛越千里江山》總導演丁亮表示,文化的發展已經與科技密不可分,傳統文化的推陳出新也要借助科技的手段,這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時代潮流。近些年來,華強方特也一直在用科技為中華文化插上騰飛的翅膀,打造主題樂園的“中國芯”。
飛行觀畫 重現千里江山
啟動儀式上,丁亮在致辭時表示:華強方特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將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相結合,利用新科技講好中國故事;《飛越千里江山》是方特在這方面的最新佳作,其創意靈感來自于去年故宮的《千里江山圖》特展。現在,三百多名方特數字藝術家耗時一年,獨創的“飛行觀畫”新模式,將帶給觀眾全新的震撼體驗。
據悉,《千里江山圖》是北宋王希孟創作的絹本畫卷作品,現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這幅傳世名畫曾被北宋畫家郭熙稱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如今,《飛越千里江山》則憑借三維技術,將原畫的橫向構圖轉化為豎向構圖,突出雄偉壯觀的形態,使畫卷的空間結構更加栩栩如生。游客在方特球幕飛翔影院體驗時,可“翱翔”于千里江山間,切身體會傳世國寶的無限魅力。
據介紹,為豐富游客體驗,讓項目更具故事性和沉浸感,《飛越千里江山》主創團隊還把很多創意融入故事中。他們將宋徽宗創作的著名絹本設色畫《瑞鶴圖》進行數字復刻后放在影片開頭,讓游客先跟隨仙鶴飛入宮殿聆聽宋徽宗趙佶與蔡京有關王希孟的對話。然后,仙鶴再伴隨游客進入千里江山長卷中飛翔。
突破難關 復刻傳世國寶
為讓國寶“活”起來,走進更多普通民眾的生活,華強方特集團組織多達300人的數字技術團隊,歷時一年鉆研打磨,成功將《千里江山圖》這一絕世名畫以數字3D形式呈現。
在《飛越千里江山》品鑒會上,丁亮分享了《飛越千里江山》主創團隊突破難關,打造這道古典藝術饕餮盛宴的創作歷程。他表示:“王希孟繪制《千里江山圖》時先后進行了五道工序,方特主創人員則通過反復觀察原作,仔細分中國畫的勾勒、皴染技巧,根據原畫繪制的大概步驟,先后進行了十次數字著色,最終完美實現了傳世國寶的3D數字復刻”。
此外,《千里江山圖》有大量的青綠色的水面效果,若直接用傳統的數字技術去模仿畫中的水面,難以達到青綠通透的效果。方特技術團隊通過不斷嘗試,發現碧玉的色澤最為接近原作呈現的水面效果,便創造性運用數字手段,再現了原作江河湖泊玉石般的溫潤質感與光澤,使呈現在巨型球幕上的《飛越千里江山》畫面無限接近原作韻味。
“千年前,王希孟通過畫筆將壯闊的北宋千里江山創作成一副青綠山水畫;千年后,方特的數字藝術家們將原作轉化為三維作品,這是歷史的輪回。”丁亮這樣形容《飛越千里江山》的創作過程。
創意匠心 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傳統文化的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卻都是自成體系,和科技沒有太大的關聯,但是放眼當今世界,文化的發展已經與科技密不可分,傳統文化的推陳出新也要借助科技的手段,這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時代潮流,既充滿挑戰同時也充滿快樂。”丁亮總結道。
據了解,對特色文化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并運用科技手段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產品一直都是華強方特所堅持的發展道路。方特此前通過創新形式再現了“牛郎織女”、“女媧補天”、“白蛇傳”、“梁祝”、“孟姜女”、“西游記”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等IP;如今,華強方特又大膽創新,讓人們看到了講述中國故事的一種全新“語法”: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一旦和現代科技相結合,就能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文化輻射作用。
在丁亮看來,當代人是中國文化的“富二代”,而深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了解中國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積累,建立文化自信,正是方特近幾年取得的一個重大成果。方特也將繼續沿著“文化+科技”的發展道路,在文化上深耕細作,科技上攻堅克難,用科技為中華文化插上騰飛的翅膀。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1156號